房天下> 正文

330新政致楼市供需猛增 重点城市库存情况仍严峻

房天下广州二手房网  2015-05-06 13:44:00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提要]“3·30新政”落实稍显滞后,房企对未来政策宽松预期加大,项目开盘节奏放缓,新增供应量徘徊不前,导致成交未能明显回升。目前全国楼市库存情况依然严峻,二季度将是去库存的关键时期,开发商抓住窗口期快速跑量才是明智之举。随着楼市政策进一步落地,市场观望情绪将一定程度上减退,再加上房企冲刺半年度业绩的需要。

数据显示,4月份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应量环比增加41%,其中一线城市新增供应更是环比增加69%;成交面积同比、环比全部小幅上涨,并高于去年月均成交量

330新政

“3·30新政”后首月,多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整体成交同比、环比皆上升,一线城市涨幅尤甚,上海新建商品住宅4月甚至创下了近五年来单月成交新高,二手房成交量达到历史第二高位。虽然4月楼市供需普遍显著回升,但楼市整体库存量仍居高不下,新政下的楼市成交回升力度并未达到市场普遍预期。

3月30日,国土部与住建部联合发布新政,二套房首付比例大幅下调,同时营业税免税的条件由购买满五年调整为购买满两年。上述新政满月的数据颇有看点。“‘3.30’新政后成交量的上涨,目前逐渐开始体现到签约数据上。从整体签约情况看,一线城市涨幅为明显,4月份整体销售量环比上涨超过50%。而从中原各城市分公司的反馈来看,无论是上周末的带看量还是签约量均有明显增加。在近期政策的频繁刺激之下,前期观望的购房人群将加速入市,下一阶段市场将继续上行。”张大伟表示。

报告显示,2015年4月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22元/平方米,环比微跌0.01%,跌幅较上月缩小0.14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新建)住宅均价为18961元/平方米,环比转跌为涨,小幅上涨0.12%。而在楼市政策方面,“3.30”新政后,多城市继续出台公积金调整政策,积极稳定住房消费;货币方面,4月20日央行宣布再次降准1个百分点,进一步改善房地产投融资环境;需求方面,各类政策组合效果初步显现,市场信心逐步增强,楼市整体成交量平稳释放;供应方面,随着房企推盘节奏加快,主要城市迎来供应小高峰,库存量略有增加。

从供应方面来看,数据显示,4月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应量环比增加41%,其中一线城市新增供应更是环比增加69%,而二、三线城市表现稍差,整体环比增加36%,但同比仍下跌31%,青岛、长沙、苏州、海口、无锡等供应量同比跌幅更超过60%。

而成交方面则出现了明显回升,以一线城市涨幅尤为突出。从监测的28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4月成交面积来看,不仅同比、环比全部小幅上涨,也高于去年月均成交量。一线城市中除了深圳由于供应量不足而导致成交量环比减少之外,其余三个城市环比同比均呈正增长,四大城市平均环比涨幅为18%,同比涨幅为27%;而二、三线城市整体环比小幅上涨6%,同比上升17%,其中,杭州、南昌、福州、南宁等城市成交上升明显,环比涨幅均高达50%以上。

一线城市中上海4月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记者从上海德佑链家市场研究部获悉,4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124.2万平方米,环比上涨59.3%,成交量创下五年来同期新高;二手房成交3.6万套,环比上涨62.7%,同比上涨109.4%,这一成交量仅次于2013年3月的7.05万套的历史顶峰,达到了全市二手房市场历史次高点。

在很多市场人士看来,4月重点城市供应与成交虽不同程度回升,但仍不及市场对新政后成交上升预期。4月成交低于预期原因主要是:一方面,“3·30新政”落实稍显滞后,目前多数银行普遍由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而保持按兵不动,尤其是一些稳健保守的大型银行,仍在制定细则,并观察少数已执行新政银行的具体实施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对接下来的政策环境仍抱有预期,观望情绪仍很强烈,房企对未来政策宽松预期加大,项目开盘节奏放缓,新增供应量徘徊不前,导致成交未能明显回升。

值得关注的是,重点城市的整体库存仍居高不下,同比继续增长的城市超过七成;重点城市消化周期并未明显改善,超六成城市消化周期继续上涨。某房地产研究中心指出,目前楼市库存情况依然严峻,二季度将是去库存的关键时期,开发商抓住窗口期快速跑量才是明智之举。随着楼市政策进一步落地,市场观望情绪将一定程度上减退,再加上房企冲刺半年度业绩的需要,必将加大供应量和营销力度,预计“红五月”成交量也将继续稳步上涨。

猜您喜欢

中国楼市25个惊天骗局 房价没有你想象中恐怖

微信

责任编辑/zhaoying.gz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