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广东两部门发文 完善城市配套养老设施

房天下广州二手房网  2016-11-25 09:37:00  来源:新快报
[提要]日前,广东省民政局和广东省发改委共同出台《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按照规划,2020年,广东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必须根据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需采用各种手段开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且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挪作他用。

日前,广东省民政局和广东省发改委共同出台《广东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按照规划,2020年,广东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必须根据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需采用各种手段开启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且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挪作他用。

养老配套

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1500余万

规划指出,广东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上仍处于历史性的起步阶段,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养老需求还不相协调,需求与供给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2015年底,广东60周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27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比例达14.2%。按照每年3.5%的递增测算,预计到2020年,广东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539万,占比升至15.9%以上。

规划指出,目前广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养老床位总量不足与空置现象并存的问题比较突出;医养结合机制不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与基本医疗不接续,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体系不够健全;养老服务水平和运营质量效益不高,人才严重匮乏。

经济发达七市养老服务全覆盖

规划制定“十三五”广东养老目标: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四力协调驱动的动力机制,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新格局。在惠及全体老年人的基础上,重点保障高龄、失能、失智、独居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全省各类养老设施提供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以上。

有条件应为老人购买综合保险

规划要求,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根据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由当地统筹安排开展养老服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要求的,各地要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委托专业机构为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所开辟的养老服务设施,未经法定程序一律不得挪作他用。

此外,规划还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为本地户籍60周岁以上的城乡特困人员和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的老年人、80岁以上的老年人购买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鼓励其他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愿参加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广州进养老城市十强

近些年,不少人买房喜欢“回归田园”,特别是看重健康养生的老年改善一族,更容易被郊区的“好山好水好空气”所吸引;然而,田园生活有利有弊,远离市中心意味着生活配套可能跟不上、周边楼盘空置率高,难免让人产生孤寂感。当下,不少老年置业者开始“回归现实”,买房选址也会多方面去考虑交通条件、医疗配套和生活的便利性。

有业内人士认为,比较好的养老方式是对既有生活的延续,养老置业也不能完全脱离城市和社区生活,根据近日老博会在“2016生态养老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的榜单显示,资源高度集中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再次进入“中国养老城市50强”,其中广东省就有三个城市进入“2016中国大陆十佳养老城市”,而省会城市广州强势跻身前三名,成为更适合养老的一线城市

透过各项指标评分,不难看出广州市在医疗、交通指数的分值较高:近年来,广州市地铁、道路建设发展迅猛,各区之间往来已经四通八达;此外,广州市区内知名医院林立,中心六区就有7家医院进入“2016中国前50家医院排行榜”。例如,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广医一院、广东第二中医院、市中医院、南方医院等都是名气响当当的三甲医院。有这种高度集中的资源优势,广州能够排上前三也不足为奇。

>>>推荐阅读

广州进养老城市10强!市区齐配套两房首付35万起机不可失

责任编辑/hanlonglong.gz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