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正文

限购新政出台后 广州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冲高后呈现回落趋势

房天下广州二手房网  2017-04-28 17:37:00  来源:房天下综合整理
[提要]广州3月一手住宅网签12024套,这是进入2017年来首次月度破万。而就在3月份,广州楼市迎来了两次调控升级,“317”新政和“330”新政先后出手。业内认为,新政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意义即为遏制过盛的投资需求,减缓房价上涨的速度。

广州3月一手住宅网签12024套,这是进入2017年来首次月度破万。而就在3月份,广州楼市迎来了两次调控升级,“317”新政和“330”新政先后出手。业内认为,新政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其中意义即为遏制过盛的投资需求,减缓房价上涨的速度。

广州住宅市场供应紧缺,即便限购收紧会暂时放缓成交速度,价格上涨幅度也随之收窄,但价格下行几无可能。因此,市场的稳定,仍然有赖于供应的增加。

3月广州全市一手住宅网签12024套,网签面积129.37万平方米,环比及同比分别增长120%及30%。

成交量冲高,实际上为限购区域在新政刺激下的网签加快,同时也带动不限购区域——增城、从化,成交井喷,即两者的网签量冲高的驱动力是相反的。前者是因限购收紧而加快此前已经成交的单位的网签,以程度减少新政的影响,后者是大环境限购而小环境不限购下的利好刺激成交增长,前者后势会减少,而后者却会增长。根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对近一月来4周的成交量价走势发现,成交量冲高,实际上发生在最近一周,也就是新政后一周。

3月份广州市网签价格15795元/平方米,从去年6月起,全市均价一直保持1.6万元以上,如今经历9个月,再次回归1.5万+水平。实际上在头两周,不但有保障房网签,并且发现有部分项目的网签价格低于开盘报价,因此整体价格在头两周保持在1.5万左右的低位,而到第三周,不少高价盘网签,且部分项目前后两周价格也出现断层式跳跃,整体均价跳升明显。

数据统计显示,“330”新政之后,经过三个星期的调整,在四月第四个周末,广州楼市渐渐回暖,据不完全统计,上周末8盘有活动,天河新盘单价6万,从化涨至1.8万/平方米,增城有盘捆绑车位出售,依然去化九成。

两次调控新政带来不同变化

政策收紧的风声在两会期间不断传出,因此不少之前已售出的项目抓紧在新政前网签。“317”新政后,在中心城区收紧限购的前提下,增城和从化因为暂时不限购迎来重大利好。因此,受“317”新政影响,各区域网签量虽然都明显增长,不过不同的区域表现及动力却不一样,最为明显的分为两大类:一种增城从化的成交,均在新政后井喷,增城尤为明显;另一类,如南沙、黄埔,在两会期间,或已在政策风声下加紧网签,随后开始放缓,到新政出台后,再一次集中网签,以程度减少新政的影响。

数据显示,黄埔较2月成交量增长最明显,达250%,而同时对比区域成交占比,黄埔也增长近10%,由此可见,政策催促黄埔加紧网签的影响力之大。

值得注意的是,“317新政”给增城带来的成交刺激在“330新政”之后急转直下。330新政前(3月14日-3月30日),增城以高达3198套的成交量排名全市;但3月31日-4月16日,增城仅以855套排名全市第三。

分析师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新政的影响下,广州楼市成交缩量不可避免,而且会比较明显,但在价格上,广州的房价“抗性”还是很强,主要是很多区域现阶段可售的楼盘不多,开发商的压力暂时还不大。

4月54盘集中入市外围区发力

2017年4月,广州预计共54盘推新。其中,中心五区共18盘入市,外围区共36盘推新,外围区域仍然是广州的推货重点区域。与3月份相比,4月份的推货项目数环比上涨了17.5%。

从区域上看,中心五区推新的项目主要集中荔湾区、天河区以及海珠区。其中荔湾区共7盘推新,而广钢新城占3席。从价格角度看,中心五区的价格区间大概为3-10万元/平方米,入手一套的门槛较高。而外围区域推新力度大,“推货大户”增城区、黄埔区持续发力。相比中心五区,外围区域的价格较低,适合刚需买家。

荔湾区4月共计7盘推货,其中广钢新城片区占3席,推新类型包括住宅以及商铺。其中,全新盘荔湾新城欣悦湾 ( 详情 图库 团购 点评 ) 是荔湾茶滘村旧改项目。茶滘村早于广钢新城起步,却在2017年才有项目宣布入市。该项目首期主打小户型单位,户型建面为68-123平方米二至三房,均价仅34000元/平方米。相比于广钢新城目前在售的楼盘,其产品定位比较刚需。

近年来,海珠区的货量比较稀缺。但随着广纸新城的亮相和琶洲商业地产崛起,4月份有5个盘入市,其中3盘为全新盘。据统计,4月份增城共计13盘推新,推新的物业类型均为住宅。推新单位主要以中小户型为主,适合刚需型买家。推新项目主要集中在新塘板块、朱村板块、石滩板块。同样位于东部的黄埔4月份预计9盘推新,入市项目均为老盘加推。据了解,黄埔区的价格已经大大超过外围的其他区域。

热点城市“因城施策”跟进调控

北京“317”新政拉开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大闸。事实上,从去年的“930”掀起一轮限购限贷调控之后,“317”无疑又开启了一轮调控风暴。截至目前,已经有大约40个城市先后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这些城市主要在15个热点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及周围。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3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三线城市同比涨幅则略有扩大。2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其中,18个为一二线城市。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在解读时称,一线城市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三线城市同比涨幅则略有扩大。2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回落,其中,18个为一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再次全面收紧

从北京“认房认贷”的房产新政出台以来,房地产调控已经在多个城市铺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已经全面升级为认房又认贷,同时限购政策十分严格。值得注意的是,本轮调控中,一线城市对自住需求抑制的趋势在上升。外地户籍人士的刚需受到社保年限从严和限购政策的制约,本地户籍人士的改善需求则受到限购和限贷以及认房又认贷的影响。

“从趋势看,本轮房地产调控相比‘930’执行力度更严。特别是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再次全面收紧,而且持续打补丁。”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预期在改善需求被抑制后,北京、成都、厦门等城市有望进入低迷调整期,“成交量已经出现了明显下调,很可能在二季度出现价格调整。”

在楼市分化的大背景下,因城施策的理念在各地楼市调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本轮调控,政策细节上的设计显得更为精准到位。比如:佛山限外仅限一手,不限二手,而成都则相反,限购从商品住房扩大到二手房。

调控力度在加强,但稳房价仍是重心。《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日前表示,调控的方向和取向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城市的情况,区别对待。库存大的地方要去库存;房价上涨压力大的或者上涨比较多的城市,就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总而言之,既要去库存,也要稳房价,这是总的要求。”

认房又认贷”蔓延向二线热点城市

3月28日晚,福州、杭州及厦门相继推出房地产市场调控新政,引发关注。其中,杭州和厦门均明确了“认房又认贷”的政策。至此,原本在一线城市普及的“认房又认贷”,开始向热点二线城市蔓延。

在商业性住房贷款方面,杭州进一步调整了信贷首付比例,在市区范围内,对于已拥有一套住房,或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住房,执行二套房信贷政策,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在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方面,杭州进一步严格公积金贷款认贷标准,在市区范围内,职工家庭名下已拥有一套住房或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的,购买普通自住住房执行二套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公积金贷款利率按同期住房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1.1倍执行。

同日,人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宣布,根据国家相关住房信贷政策规定和本市实际,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执行“认房又认贷”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广州楼市格局发生变化

新政出手,对广州楼市格局的变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17”新政限购加码,增城和从化未列其中,迅速成为购房者看好的区域;“330”新政则将上述区域列入“认房”范畴,对于可能出现的区域成交“井喷”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330”新政剑指商办项目,对于近年来不断升温的公寓投资热也起到了降温的作用。

增城从化限购外地客

330新政后,广州9区和增城、从化2区限购分开,增城从化有房并不影响其余9区的购房名额,但是,广州11区作为整体在限贷方面“认房”。也就是说,在增城和从化有房产,购房者在其余9区的贷款条件将受到影响:在增城和从化有1套房的,9区内虽然可以再购2套,但套首付50%-70%,第二套停贷,需全款购房;在增城和从化有2套房的,9区内也可再购买2套,但全部需要全款购房

317新政后成为香饽饽的增城好景不长,330行政对增城及从化的外地购房者采取了限购,广州中原研究部认为,新政将起到一定降温作用,减少投资投机的可能性,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出现价稳成交量小幅回落的市况。

不过,目前广州一手住宅库存不足,如增城、黄埔等成交热区消化周期不足3个月,中原研究部认为,供小于求,价格仍有变动空间。

从实时的区域成交来看,最近一周,花都以506套领跑全市,约占全市成交量的30%,成交均价为13045元/平方米,环比上涨了近10个百分点。增城、黄埔则位列第二和第三。值得一提的是,自“330”新政出台之后,同样被归入限购区域的花都反而涌入大批刚需客,成交量逆势上扬,一直占据全市销量榜首位置。

首限商服类项目影响巨大

根据中原研究部数据,2016年来市场热度升温,公寓项目承接住宅限购转置的投资需求,2017年成交量再创新高,且近几年市场成交保持高位。

2017年季度,广州超20个商办项目新批预售,供应超9500套。从各项目的预售单位面积看,40-60平方米的小面积是目前一手商办市场主力户型。截至3月30日,一季度已取得预售证但未入市销售的商办项目共计12个,总货量多达5312套,而新政要求“一手商服类物业只能出售给法人单位作为商业、办公使用,再次转让时也只能出售给法人单位”,这一规定对此类物业的销售打击较大。

商服类包含商业、办公,也即商铺、写字楼、公寓物业全部限制个人购买。此次新政控制源头,直指小面积物业,禁止开发或改造成居住用途项目,尤其是公寓

同时,新政对转让也作出了规定,新政后,一手商服类项目销售对象只能是法人单位,再次转让也只能卖给法人单位;新政实施前,购买的商服类项目可转让给个人,但个人再次转让需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且只能转让给法人单位。

新政出台后,在3月30日之前购买的二手商住类项目,可以转让给法人单位,也可以转让给个人。在此之后接手二手的个人,取得不动产证满2年后,才能再次转让,并且只能转让给法人单位。

业内认为,这一举措将降温近几年过热的广州公寓市场投资,限制个人购买商办物业,对广州商办市场影响巨大。至于对商铺写字楼投资的“误伤”,事实上由于法人单位应对风险能力更大,更有利市场健康发展。从长远来看,新政实施将夯实商业办公的本质属性,对房地产市场健康以及广州的城市发展都会产生深远意义。

责任编辑/chenbanban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