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广州二手房>广州教育房>江南大道中小学

江南大道中小学[ 小学|区一级|公立 别名:田心坊小学]

  • 学校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益丰中街13号
  • 学校特色:科技类艺术类专业学科类
  • 学校电话:020-34249667
  •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2017年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穗教发〔2015〕11号)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17年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坚持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妥善安排辖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指导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解决在招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民办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入学原则。
(三)加强招生计划管理。在摸查测算的基础上,区教育行政部门拟定当年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经区政府审定后正式下达并向社会公布。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须按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不得随意调整,未经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招生计划无效。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未经批准超出招生计划招收的新生不得办理学籍。
(四)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须按照有关要求严格控制班额,禁止超班额招生。各学校要按规定做好招生地段、招生计划、招生条件、招生程序、咨询电话等信息公开工作。当年招生工作结束后,各学校应按随机编班原则做好学生编班工作,并于当年 9月10日前做好学籍信息收集、汇总、校验、上报等工作。
(五)切实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要做好学位安排工作,为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
(六)加强对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的审核和管理工作。政策性照顾借读生范围要严格按照《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穗教发〔2015〕11号)文件要求执行,广州市人才绿卡持有者的适龄子女参照执行。
(七)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按照《海珠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海珠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2017〕5号)文件要求执行。
二、小学招生
(一)小学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
1.公办小学招生坚持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人户一致的原则。各公办小学的服务地段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定,学校须每年调研地段内新增门牌情况并上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公办小学不得拒绝接收服务地段内适龄儿童的入学申请以及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学生入学。
对个别学校出现因户籍适龄儿童人数超出该学校承载能力的情况,区教育行政部门将通过统筹安排学位的方式,妥善做好户籍适龄儿童的入学工作。
2.小学生就近入学是指相对就近入学。根据原国家教委《关于制定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义务教育实施步骤和规划统计指标问题的几点意见》规定,小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应在3公里以内。
3.民办小学招生按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招生计划自主确定招生范围和标准。
4.除经市教育局审定的少儿体校外,小学严禁招收体育、艺术及其他项目的特长生或将适龄儿童特长与小学入学挂钩。
(二)小学招生的对象
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小学阶段的招生对象为年满6周岁以上儿童。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于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含)出生尚未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三)公办小学学位安排
1.完全房产住户
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在户籍所在地,房产为适龄儿童父母全权所有,原则上由对口小学接收。但该房产已有适龄儿童在对口小学在读1-5年级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2.不完全房产住户(指户籍地房产是适龄儿童父母与他人共同拥有)
适龄儿童父母拥有的不完全房产是其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人户一致,且该房产共有人没有子女在对口学校就读1-5年级的,原则上由对口小学接收。如适龄儿童父母另有房产或该房产共有人子女已在对口小学就读1-5年级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3.随祖辈居住户
适龄儿童及其父母与祖辈同户同住在祖辈(直系亲属)房产,且该房产是其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在全市统一正式报名时,该住宅地址无适龄儿童在对口小学就读1-5年级的,原则上由对口小学接收。随祖辈居住的其他情况,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4.随非直系亲属居住户
居住在适龄儿童非直系亲属房产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5.租住户
租住公租房的租住户子女,人户一致,且该住房为适龄儿童及父母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在全市统一正式报名时,该住宅单元无适龄儿童在对口小学在读1–5年级的,原则上由对口小学接收;其他租住户情况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6.集体户
(1)单位集体户口:适龄儿童及父母实际居住在单位集体户口地址、且是广州市唯一居住地,适龄儿童父母在全市统一正式报名时仍在该单位工作的,原则上由对口小学接收。单位集体户口的其他情况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2)公共集体户口:适龄儿童的户口在公共集体户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7.拆迁户
根据拆迁协议内容由拆迁方安排在海珠区居住,或领取拆迁补贴自行解决住地并实际在海珠区辖内居住的临迁户子女,能提供拆迁协议和有效租赁合同,经核实确认现住址为适龄儿童与父母在广州市的唯一居住地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8.特殊儿童
本区户籍的特殊儿童(含智障、自闭、脑瘫等类型)按正常的招生程序网上报名。在户籍所在地小学审核资料时,由家长向户籍地小学申请转介到海珠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评鉴学习能力,由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评鉴结果统筹安排入读特殊教育学校全日班或康教班、普校特教班、普校随班就读班。
盲、聋哑儿童应到广州市盲校、广州市聋哑学校报名就读。
9.政策性照顾借读生
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条件的适龄儿童父母到实际居住地对口小学报名,经审核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条件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10.延缓入学
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适龄儿童,由其法定监护人向户籍地对口小学提交区级以上医疗单位证明及书面申请,并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可以延缓入学,缓学期一学年,延缓入学期满后应即入学。
(四)民办小学招生。
按照《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执行,海珠区辖内的民办小学于当年4月15日前向区教育行政部门报送招生简章。

2017年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

为进一步规范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穗教发〔2015〕11号)等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2017年海珠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坚持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妥善安排辖区内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工作,指导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解决在招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民办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入学原则。
(三)加强招生计划管理。在摸查测算的基础上,区教育行政部门拟定当年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公办、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经区政府审定后正式下达并向社会公布。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须按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不得随意调整,未经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招生计划无效。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未经批准超出招生

[显示全部]
查看电子版: 招生简章招生简章
学校介绍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小学简介 我校原名海珠区田心坊小学,是一所有六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公立学校。2003年7月乘创建教育强区的东风,学校整体搬迁,并易名为江南大道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52平方米。2007学年下学期学校顺利通过了海珠区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组的评估认定,成为一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 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下,给了我校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教育资源配备得到很大的改善。现在学校教学辅助用室齐全,基本符合标准要求,具有满足教学的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综合档案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藏书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办公室、会议室、少先队室、文印室等,有相对独立的运动场地——篮球场、羽毛球场、直跑道等。 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58人。专任教师36人,获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资格证书有21人,获专业技术初级职称资格证书有12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0人,大专学历3人,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50岁以上的教师有1人,占3%;40-49岁的有9人,占27.27%;31-40岁的教师有16人,占48.48%;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7人,占21.21%,教师的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合理,干部、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素质良好。 学校秉承“创新求突破,质量求发展”得办学宗旨,坚持科研兴校、自主创新,不断强化科研机制,以《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为指引,确立新的德育研究课题为《小学生命教育中的体验式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针对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德育中的生命教育为突破口,设计体验式活动并实施与研究,将德育与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体验紧密联系,探索如何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的第一步。 学校德育活动精彩纷呈,如开展的“崇尚科学,珍惜生命”教育活动,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反邪教宣传教育,学习《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讲提纲》。召开反邪教警示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反邪教警示VCD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班级墙报、科组墙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宣传教育。学校对学生开展手抄报展评、征文、演讲、文艺演出的形式,将“崇尚科学,珍惜生命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在广州市“名校长”、市有关专家、教授到校光临指导中,得到他们一致肯定和好评。自主研发了《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我校德育的一大特色。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创新教育行动研究》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场室教学理论研究》实验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实验单位,海珠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 学校还获得了第十三、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先进集体,第四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优秀组织单位,广州市“优秀小记者站”等光荣称号。近年来,学校以区级B级科研课题《资环互动,自主创新》和国家级子课题《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得课堂教学研究》为驱动,大力开展教师得专业化培训,通过专家指导、问题研讨、外出学习、教改实验、校本教研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取得了丰硕得科研成果:有82人次教师得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获奖,有27篇文章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参加各种层次、各种形式得竞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有92人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179人获得省、市级奖项。 乘着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实施的这股东风,学校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人本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整体优化,使海珠区江南大道中小学成为一所设施设备齐全、环境幽雅,舒适整洁、师资优良、校风良好、质量良好、受到社区、家长认可和赞誉的规范化学校。

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小学简介 我校原名海珠区田心坊小学,是一所有六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公立学校。2003年7月乘创建教育强区的东风,学校整体搬迁,并易名为江南大道中小学。学校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52平方米。2007学年下学期学校顺利通过了海珠区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组的评估认定,成为一所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 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实施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战略之下,给了我校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教育资源配备得到很大的改善。现在学校教学辅助用室齐全,基本符合标准要求,具有满足教学的普通教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多媒体教室、综合档案室、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藏书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办公室、会议室、少先队室、文印室等,有相对独立的运动场地——篮球场、羽毛球场、直跑道等。 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58人。专任教师36人,获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资格证书有21人,获专业技术初级职称资格证书有12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30人,大专学历3人,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00%,50岁以上的教师有1人,占3%;4

[显示全部]
招生范围

海幢街:南村社区、永龙社区 江南中街:复兴社区、贵德东社区、江宝社区、万松园社区的部分 滨江街:益丰社区

入学条件

于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含)出生且未入学的适龄儿童。

学校特色描述

学校秉承“创新求突破,质量求发展”得办学宗旨,坚持科研兴校、自主创新,不断强化科研机制,以《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为指引,确立新的德育研究课题为《小学生命教育中的体验式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针对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德育中的生命教育为突破口,设计体验式活动并实施与研究,将德育与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体验紧密联系,探索如何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的第一步。 学校德育活动精彩纷呈,如开展的“崇尚科学,珍惜生命”教育活动,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反邪教宣传教育,学习《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讲提纲》。召开反邪教警示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反邪教警示VCD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班级墙报、科组墙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宣传教育。学校对学生开展手抄报展评、征文、演讲、文艺演出的形式,将“崇尚科学,珍惜生命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在广州市“名校长”、市有关专家、教授到校光临指导中,得到他们一致肯定和好评。自主研发了《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我校德育的一大特色。 学校先后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中小学创新教育行动研究》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场室教学理论研究》实验学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实验单位,海珠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 学校还获得了第十三、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先进集体,第四届全国少年儿童“争当小实验家”科学体验优秀组织单位,广州市“优秀小记者站”等光荣称号。近年来,学校以区级B级科研课题《资环互动,自主创新》和国家级子课题《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发展得课堂教学研究》为驱动,大力开展教师得专业化培训,通过专家指导、问题研讨、外出学习、教改实验、校本教研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取得了丰硕得科研成果:有82人次教师得论文分别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获奖,有27篇文章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参加各种层次、各种形式得竞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共有92人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179人获得省、市级奖项。

学校秉承“创新求突破,质量求发展”得办学宗旨,坚持科研兴校、自主创新,不断强化科研机制,以《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为指引,确立新的德育研究课题为《小学生命教育中的体验式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针对当前德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德育中的生命教育为突破口,设计体验式活动并实施与研究,将德育与学生的主体性实践体验紧密联系,探索如何加强德育实效性、针对性的方式和方法,对于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的第一步。 学校德育活动精彩纷呈,如开展的“崇尚科学,珍惜生命”教育活动,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反邪教宣传教育,学习《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讲提纲》。召开反邪教警示教育主题班会,组织全体师生观看反邪教警示VCD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班级墙报、科组墙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珍惜生命”宣传教育。学校对学生开展手抄报展评、征文、演讲、文艺演出的形式,将“崇尚科学,珍惜生命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在广州市“名校长”、市有关专家、教授到校光临指导中,得到他们一致肯定和好评。自主研发了《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校

[显示全部]
免责声明:入学情况仅凭历史经验总结,在此不承诺升学事宜。购买房屋时,请谨慎核查。